阿里公布歷年雙11數據:凌晨1點訂單量最高
獲悉,第十個天貓雙11來臨之際,阿里數據公布了一組歷年來的成交變化情況數據。
數據顯示,天貓雙11當天,剁手黨的戰(zhàn)斗力往往在12點之后持續(xù)爆發(fā)。尤其是2012年以來,以每小時累計的訂單數來看,0點到凌晨1點之間的訂單數量均是一天中的最高值。
根據數據顯示,2017年天貓雙11當天,1小時00分49秒成交額突破了571億元,超過2014年全天。而與2009年第一次雙11相比,去年第一小時的成交金額是前者的6000倍。
數據顯示,35歲以下用戶是天貓雙11剁手主力軍。十年以來,最為穩(wěn)定的剁手群體集中在25-36歲之間,每一年雙11,這個年齡段的買家成交人數比例都是最高的。與此同時,小于25歲的年輕買家數呈現逐年遞增態(tài)勢。以2017年為例,26-35歲用戶約占總成交人數的40%,25歲以下用戶群體則占到32%左右。
數據還可以看出,2012年雙11,首次有品牌實現單日銷售過億。5年后,在2017年雙11開場后的一小時內,包括優(yōu)衣庫、太平鳥、李寧、百雀羚、NEW BALANCE、海爾、美的等等在內,已有62家品牌率先邁入“億元俱樂部”。
阿里巴巴CEO張勇表示,只有真正把數字技術和商業(yè)完美結合,才能帶來真正的不同。正是物流、支付、數據和底層技術等商業(yè)基礎設施的協(xié)同,讓每年的天貓雙11都見證著消費升級的新力量和商業(yè)變革的新高度。
億邦動力了解到,2013年,阿里巴巴對外發(fā)布移動成交額占比情況。當年手機淘寶交易筆數占到整體的21%。到了2017年,已有90%的交易在移動端完成。阿里方面表示,當“躺”著剁手成為可能、甚至變成習慣,雙11深夜下單數的上升也成為了一個更加自然的結果。
數據還顯示,去年11月11日凌晨,開場僅5分22秒的時候,新的支付峰值誕生:25.6萬筆/秒,比2016年增長超1.1倍,再次刷新全球紀錄。同時誕生的還有數據庫處理峰值:4200萬次/秒。兩分鐘后的第7分23秒,支付寶的支付筆數突破1億筆,這相當于2012年雙11全天的支付總筆數。
此外,菜鳥智慧物流方面,也在改變消費者的收貨體驗。去年天貓雙11中,訂單通過菜鳥智能倉配系統(tǒng),由機器人和流水線根據算法自動完成揀選和包裝,商品被貼上菜鳥電子面單后便可以從就近的倉庫發(fā)貨。2017年,天貓雙11當天包裹簽收量破億時間為2.8天,這也較2013年的9天快了將近一周的時間。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