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騰訊登頂公募重倉榜首,資本“科技至上”進行時

2025-05-09 10:28
Ai芯天下
關注

前言

每一次公募持倉的變遷,都緊密貼合著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步伐,反映了市場對不同產業(yè)發(fā)展前景的判斷和預期。 

從宏觀層面來看,資本向科技領域的傾斜,將有助于推動中國科技產業(yè)的升級和轉型。 

科技產業(yè)作為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對于提升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資本的引導,更多的資源將流向科技產業(yè),促進產業(yè)結構的優(yōu)化和升級,推動中國經濟向創(chuàng)新驅動型轉變。  

作者 | 方文三

圖片來源 |  網 絡  

 

超越[茅寧],騰訊登頂公募重倉榜首 

根據今年第一季度的公募基金持倉報告,騰訊控股以698億元的主動權益基金持倉市值,首次超越寧德時代與貴州茅臺,成為基金的首要重倉股,這標志著港股公司首次榮登榜首。

Wind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內,超過一千只公募基金累計重倉騰訊1.52億股,與上一季度相比,環(huán)比增長了24.27%。

在機構大規(guī)模持倉的背景下,該公司股價在第一季度累計上漲了19.18%,截至季度末,公募持股總市值較去年第四季度末增長了47.60%。

最終,騰訊控股以698億元的市值,成為公募主動(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持股市值最高的股票,大幅領先于同期的寧德時代(555億元)和貴州茅臺(38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機構持倉的顯著增加并非孤立事件,包括阿里巴巴(位列第五)、中芯國際H股(第九)、小米集團(第十一)、中國移動(第十九)等公司。

這些均在納入港股通僅兩個季度后,也躋身公募基金前二十大重倉股之列,并且持股數量均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公募基金的第三至第十大重倉股依次為貴州茅臺、阿里巴巴-W、美的集團、立訊精密、比亞迪、紫金礦業(yè)、中芯國際和五糧液。截至一季度末,上述各股的市值均超過200億元。

在增持方面,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增持市值最多的是阿里巴巴-W和騰訊控股,分別增持了226.51億元和223.05億元。

從減持情況來看,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減持市值最多的是寧德時代,減持額達到157.53億元。

此外,滬電股份、中際旭創(chuàng)、寒武紀、新易盛、美團-W和中興通訊的減持市值介于50億元至100億元之間。

從共性來看,此次躋身公募前二十大重倉股的港股公司,均具有[科技屬性],并且它們的另一共同特征是被投資者寄予厚望的AI科技領域。

高盛曾明確指出,中國的AI產業(yè)中,[AI基建看阿里,AI應用看騰訊]。

若進一步補充,AI端側看小米,芯片制造看中芯、通信算力服務看移動,公募基金季度重倉榜實際上反映了AI產業(yè)核心主鏈巨頭的集中,而并非僅僅是板塊輪動。 

公募持倉變遷,映射經濟轉型 

回顧過去二十年,基金重倉股的發(fā)展歷程映射了從銀行業(yè)與房地產業(yè)的周期性主導,到白酒與制造業(yè)的強勢崛起,再到如今科技行業(yè)的引領地位。

若將股市視為經濟的晴雨表,那么基金重倉股無疑是指引產業(yè)發(fā)展方向的風向標。

從當前的視角審視,昔日公募基金的重倉股,除了蘇寧電器和貴州茅臺,幾乎均為周期性股票。

然而,作為高端白酒代表的貴州茅臺,其發(fā)展與地產基建等周期性行業(yè)的興衰同樣緊密相連。

在業(yè)界專家看來,過去的周期性股票行情與經濟發(fā)展的狀況密切相關。

2003年起,隨著工業(yè)化和城鎮(zhèn)化的加速推進,以及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迅速融入全球經濟體系。

中國經濟迎來了新一輪高速增長周期,經濟增長的質量顯著提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速連續(xù)多年保持在10%以上。

從行業(yè)表現來看,企業(yè)利潤主要集中在石化、鋼鐵、汽車、電力和銀行業(yè),這五大行業(yè)被投資者譽為[五朵金花]。

回顧過去十年,公募基金重倉股的變遷猶如一部生動的經濟發(fā)展史,清晰地映射出中國經濟的轉型軌跡。

而近年來,隨著新能源產業(yè)的崛起,隆基綠能、寧德時代等新能源龍頭公司迅速成為公募基金的重倉標的。

這些公司在全球市場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代表了中國先進制造的崛起。

如今,騰訊等科技股的登頂,更是標志著中國經濟正在向科技創(chuàng)新驅動的方向加速轉型。

中國硬科技進入關鍵的收獲階段 

港股的低估值特性也使得其科技股成為公募基金重倉配置的重要考量因素。

在第一季度,港股互聯(lián)網板塊呈現出先升后降的走勢。

政策方面,[AI全鏈賦能]的頂層設計得以實施,算力基礎設施的擴展以及應用場景的拓展加速了行業(yè)估值的重塑。

然而,由于外部風險事件的影響以及市場流動性的波動,該板塊經歷了階段性的調整。

展望第二季度,我們將密切關注AI技術的商業(yè)化進程以及消費市場的復蘇節(jié)奏。

騰訊控股在主動權益類基金重倉股中位居榜首,同時在本季度內,多只港股科技股的持倉變動有所增加。

從背后的邏輯分析,在新質生產力主題的背景下,港股科技股已經吸引了顯著的關注。

此外,隨著中國硬科技的突破進入收獲期和關鍵期,特別是在外部環(huán)境的沖擊下,中國加快了國產替代的步伐,這一點在科技領域尤為明顯。

上述背景與港股的低估值特征相結合,使得港股科技股成為公募基金重倉配置的重要考量因素。

維持較高比例的港股互聯(lián)網持倉,是基于對互聯(lián)網行業(yè)經過數年業(yè)務調整后的觀察。

該行業(yè)不僅在業(yè)務優(yōu)化、提質增效、股東回報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而且在技術迭代、業(yè)務創(chuàng)新、戰(zhàn)略拓展等方面也實現了突破。

這些進展對于行業(yè)回歸增長軌道、實現價值重估具有積極意義。

結尾: 

國內互聯(lián)網巨頭、云計算、算力供應鏈、AI應用等領域的投資機會終將顯現。

強化AI推理側和應用的配置,是基于對產業(yè)發(fā)展階段的考慮。

隨著模型能力的逐步成熟,工程化推動降本增效,推理側的需求,包括算力、存儲、云、端側等,預計將會大幅提升,同時也會推動應用市場的發(fā)展。

加入低估值的科技消費產品,一方面是因為在經濟修復預期下,消費市場也將迎來復蘇;

另一方面,科技的發(fā)展將對部分品類的產品產生重大影響。

部分資料參考:港股研究社:《從"茅寧時代"到騰訊時代,中國資本市場的"C位"大變遷》,資本深潛號:《時代,變了,新紀錄,來了》,公爆基。骸兑患径戎鲃訖嘁婊鹬貍}股出爐,這只個股超越[寧王]登頂!》,財經:《騰訊、阿里一季度躋身基金熱門股,誰在擁抱港股科技?》,創(chuàng)業(yè)板觀察:《首批港股基金一季報亮相,騰訊、小米、阿里等被重倉,未來前景如何?》

       原文標題 : AI芯天下丨產業(yè)丨騰訊登頂公募重倉榜首,資本“科技至上”進行時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