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市場前沿: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淺析
充電難一直是阻礙電動汽車市場推廣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新能源車企招式百出:如北汽新能源運用眾籌模式建立了一大批充電樁,特斯拉則推出免費勘測、安裝家用充電樁等等。但充電樁并非是唯一辦法,別忘了無線充電也可以解決充電難題。
無線充電技術就是利用交變電磁場的電磁感應原理,實現(xiàn)能量的無線傳輸,目前最常見的共有三種模式,分別是感應式、共振式、微波傳輸式。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技術簡單的來講就是在車輛底部安裝一個接收線圈,在電纜一端安裝一個發(fā)射線圈,然后它們發(fā)生耦合反應,從而實現(xiàn)能量的傳輸,之后再通過車輛上安裝的功率變化裝置,將從接收線圈上接收到的交流電轉化成電池所需的直流電。
目前在國際上,汽車廠商如奧迪、寶馬、奔馳、沃爾沃、豐田等,通信公司如高通等都已經開始研究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其中奧迪的無線充電技術方案主要是針對傳輸過程中效率流失的問題,該方案通過一種可升降的無線充電系統(tǒng),使得電纜端的發(fā)射線圈更靠近電動汽車底部的接收線圈,從而提高電力傳輸效率。寶馬與奔馳合作研發(fā)的無線充電技術已經經過了測試,并應用到了寶馬i8車系上。至于沃爾沃則已經完成了電動汽車車載無線充電系統(tǒng)測試,據說整個充電過程用時3個小時都不到。由于無線充電技術相對較成熟,目前在國外有些地方已經開始投入使用,2014年韓國鋪設了一條長達12公里的無線充電路段,車輛行駛在路上可邊開車邊充電。
相比較于國外眾多廠商參與的盛況,國內研究無線充電技術的機構并不多,其中以中興、比亞迪、重慶大學等為代表。其中中興于2013年就開始研發(fā)無線充電技術,2014年推出了成熟具體的產品和方案。目前中興的無線充電方案已經開始在部分城市正式投入使用。不同于中興的廣為人知,比亞迪據說在2005年就申請了非接觸感應式充電器的專利,并在2014年賣給猶他大學的一輛純電動巴士上配備了WAVE無線充電墊。至于科研機構的代表重慶大學,據說在2002年開始研究給汽車充電的“大功率無線電能充電傳輸裝置”。
目前在國內,雖然無線充電技術沒有國外成熟,但也已經開始在部分城市、地方投入運營使用,據了解北京已經在研究推廣無線充電微循環(huán)公交車,并將于今年下半年在亦莊或是京郊區(qū)縣已經有電動出租車的示范區(qū)域,開始進行無線充電的示范運行。
201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7.5萬輛,2015年一季度達2.72萬輛。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高速增長使得市場對充電樁的需求越來越大,解決充電難題已經刻不容緩。雖然已有車企和充電公司投入興建充電樁,但市場遠遠未達到飽和程度。而且相比較于充電樁,無線充電的建設成本更低,據了解中興的一套無線充電設施建設下來成本大概2萬元左右,并且還不受場地限制等因素的影響。在巨大的市場蛋糕誘惑面前,無線充電此時不分一杯羹還待何時?也許步入商業(yè)化還需要時間,但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的人,此時切入并不晚。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2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3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聯(lián)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4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5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6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7 菜鳥順豐京東們正在復制“特斯拉時刻”, 無人車來了?
- 8 重要信號!奇瑞汽車IPO背后大佬現(xiàn)身海信集團
- 9 地平線機器人歷史機遇期:智駕升級,價值重構
- 10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