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現代汽車與福特家族的新“繼承者們”

2020-10-16 10:33
BusinessCars
關注

無論是后來的繼承者們身上有哪些光輝,但家族始終都是他們不能回避的標簽,也是他們從出生就不得不直面的宿命。

乾隆作為清朝第一個因為秘密立儲而繼位的皇帝,最終選擇在生前做太上皇,傳位給嘉慶皇帝,據《清高宗實錄》中記載,乾隆對于主動禪位是這樣說的:“朕,踐祚之初,即焚香默禱上天,若蒙眷佑,則在位六十年,即當傳位嗣子,不敢上同皇祖紀元六十一載之數”。

但讓出了皇位的乾隆又怎會甘于離開政治舞臺,這也并沒有影響到他的地位,據說而嘉慶皇帝在即位后每天的早朝,發(fā)話的仍是太上皇自己只能旁聽,也并沒有實權,乾隆在世時,大清還是在其控制下發(fā)展著。

不過子承父業(yè),對于無論是皇家還是家族集團企業(yè)來說其實是早已定好的游戲規(guī)則。

近日,現代汽車集團首席副會長鄭義宣正式接替父親鄭夢九,擔任該集團的新一任會長,這也是該集團掌門人時隔20年正式易主。

雖為鄭夢九獨子、現代汽車的“太子爺”,鄭義宣的繼承之路即使不像當年父親接班時那樣充滿了內部斗爭,但也充滿了荊棘,而在此之前鄭義宣一直在協助其父親鄭夢九的工作,有人說鄭義宣終其一生,都在為這一刻(執(zhí)掌現代集團)做準備,但2020年10月14日的官宣也意味著現代汽車集團已平穩(wěn)完成權力交接。

繼承了父親的果敢和魄力

“兒子是塊好玉,父親花費大量心血打磨,更要全力護得周全。”這句話就是鄭夢九對鄭義宣的真實寫照。

在鄭夢九的精心培養(yǎng)和規(guī)劃下,鄭義宣開始一步一步成為一個領袖。

鄭義宣的晉升之路可追溯到1994年,當時他僅在現代旗下摩比斯零部件公司擔任副經理,不過他很快就挖掘到一個大放異彩的機會,證明了虎父無犬子。2005年到2009年之間,鄭義宣擔任起亞公司總裁,期間因成功主導設計和銷售工作改進而受到認可。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便是他啟用了奧迪設計師出身的彼得·希瑞爾,隨后在設計經營理念上旗開得勝。

不過就在2006年,鄭夢九和鄭義宣這個兩個現代汽車的核心人物差點在一夜之間深陷牢獄之災。但是幸運之神最終站在鄭氏父子這一邊。

2007年2月,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以參與非法籌集秘密資金、侵吞集團巨額資金等罪名判處現代起亞汽車集團會長鄭夢九3年有期徒刑,緩期5年執(zhí)行。對鄭義宣的起訴也因緩期而無后文。

此后,鄭義宣致力于推動現代和起亞兩個品牌的現代化。在起亞汽車就職期間,他加速起亞品牌的崛起,勢頭直趕現代汽車。在現代汽車就職期間,他借助復雜的造型和技術,幫助引導現代品牌走向高端市場。

鋒芒既露,不到四十歲的鄭義宣帶著眼界、能力和毅力一步一步走進了董事局,從此進入了現代帝國的核心圈。

2018年9月,現代汽車集團任命鄭義宣為首席副董事長協助集團董事長鄭夢九,以應對“日益加劇的全球貿易紛爭以及主要市場競爭態(tài)勢的變化!边@也是自2009年以來,鄭義宣擔任現代汽車集團的副董事長后,以全新的身份監(jiān)督整個集團的運作,并直接向鄭夢九匯報工作。

父親當年的鐵腕換來了現代汽車的黃金時代,但是對于鄭義宣而言,面臨的卻是一個亟待重振的集團和當下一個完全不同的汽車市場。如今的現代集團正處于困難時期,包括中、美兩國市場銷量疲軟等,導致現代集團遇到諸多挑戰(zhàn)。

值得慶幸的事,外界本以為鄭夢九仍將在“幕后”充當集團的控制者時,鄭夢九徹底放權了。

面對這家疲軟的全球第五大汽車制造商,鄭義宣開啟了現代汽車集團大刀闊斧的改革。他首先對高管們發(fā)出了洗牌信號,進行了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人事調整計劃,涉及超過300人規(guī)模的管理高層。而在這次重組轉型之后,外界也認為鄭義宣實際上已經掌控公司。

有接近鄭義宣的現代集團高管也這樣評價道,“鄭義宣繼承了他父親的果敢和魄力!

和父親當年將現代汽車變成世界前五的汽車制造商的目標不同的是,現代汽車集團在鄭義宣的帶領下正不斷在自動駕駛、電動化、氫燃料電池技術、機器人和城市空中交通(UAM)等多個領域鞏固其市場領先地位。此外,鄭義宣還堅定不移地對這些新興技術領域加大投入和支持,且重點投資于這些領域。

“現代汽車集團將以‘customers(客戶)’、‘humanity(人類)’、‘future(未來)’和‘social contribution(社會貢獻)’為重點方向”,鄭義宣在就職演說中宣布,秉承“Together for a Better Future(攜手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愿景,現代汽車集團將繼續(xù)研發(fā)關鍵技術、加強競爭實力,以在后疫情時代不斷變化的市場中贏得先機。

舊王老去,新王已立。

從一定程度上看,鄭義宣無疑是幸運的,沒有狗血的宮斗劇情也沒有父親把持不放的權利,對于他而言,今后需要挑戰(zhàn)的只剩下能否站在父親的肩上,繼續(xù)帶領這家全球第五大汽車制造商實現父親當年的未完成的夢想。

“只需要新的首席執(zhí)行官”

2020年10月1日,吉姆·法利(Jim Farley)成為福特汽車117年歷史上的第10任首席執(zhí)行官。

這也是比爾·福特在成為福特家族第四代掌門人后找來的第四位首席執(zhí)行官,在此之前,這一位置曾是比爾·福特親自擔任。

作為亨利·福特的曾孫,比爾·福特于1957年生于美國底特律,他擁有普林斯頓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及麻省理工學院管理專業(yè)理學碩士學位。孫承祖業(yè),比爾·福特于1979年作為一名產品計劃分析師加入福特汽車公司。

在成為董事長之前,比爾·福特在公司里一共干了17種差事,其工作部門涉及生產、銷售、營銷、產品開發(fā)和融資!昂孟裎沂裁垂ぷ鞫几刹婚L!北葼枴じL卦溨C地說。

1999年,也就是在進入福特汽車20年后,41歲的比爾·福特出任福特汽車的董事長,成為福特汽車第四代掌門人。當時由納賽爾擔任CEO,福特進入雙重權力分享體系。

不是造物弄人就是運氣不佳,接任董事長不久后福特汽車的股價大跌,跌幅高達30%,另外2000年福特虧損額達55億美元,這也是福特公司從1992年以來第一次出現全年虧損。對此,比爾·福特完成了他生命中的“第一次”解雇,他開除了納賽爾,自己兼任CEO。

這一舉措扭轉了公司的不利局面,使福特汽車實現了連續(xù)三年盈利。然而,更大危機又降臨了。2006年,整個美國信貸市場出現崩潰。很多客戶遇到融資困難。當時的福特汽車銷量比2005年銷量銳減9.5%,虧損額高達127億美元,創(chuàng)福特誕生100年來的最高紀錄,這意味著福特每售出一輛汽車或卡車就要賠1925美元,百年福特瀕臨崩潰。

在這一緊要關頭,比爾·福特邀請波音公司原高管穆拉利接任集團CEO的大膽決定。雖然在當時的外界看來,這一舉動無疑十分毛線。不過,在現在看來,當時的穆拉利確實成為了福特CEO的正確人選。

不過可以說,在穆拉利之后,比爾·福特的眼光一路下滑。

前首席執(zhí)行官馬克?菲爾茲(Mark Fields)過于激進的戰(zhàn)略路線,令缺乏耐心的投資者感到失望。由韓愷特實施的業(yè)務發(fā)展緩慢,這些重新設計的業(yè)務旨在使福特為其更精簡、更靈活的未來做準備,但由于一些非強制性錯誤而落后于計劃,包括大銷量的探索者(Explorer)跨界車的發(fā)布失敗,直到吉姆·法利正式接任首席執(zhí)行官一職。

走馬上任的吉姆·法利立刻宣布重振汽車業(yè)務運營模式、組織架構調整,另外還包括實現整體業(yè)務的增長,運營管理優(yōu)化,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和客戶滿意度,延續(xù)8%的息稅前利潤目標,并為汽車業(yè)務保有充足的現金流。

如今福特家族已經逐漸退居幕后,將汽車業(yè)務交給職業(yè)經理人打理,但該家族仍掌控著最高決策權。所以外界也戲稱,不怕沒有新CEO,畢竟比爾·福特可以一手釣魚一手釣CEO。而董事長一職可能也將成為比爾·福特做得最長的一段工作了。

與鄭義宣和比爾·福特仍在明面上操持著祖業(yè)不同的是,寶馬匡特家族的繼承人卻是背后的隱形“王朝”。

作為匡特家族的第四代傳人,蘇珊娜·克萊騰(Susanne Klatten)和斯特芬·匡特(Stefan Quandt)姐弟倆在父親赫伯特去世后成為了匡特家族在寶馬公司股權的主要繼承人,前者目前持股比重達到29%,后者持股比重為21%,姐弟二人共擁有寶馬公司近一半的股份(其余為公眾持股)。

當然,他們夜向外界訴苦,繼承財富而來的責任與嫉妒是一種不為人理解的負擔!霸S多人認為我們的生活就是一直坐在地中海的游艇上!笨死v在一次難得的德國經理人雜志采訪上說,“當財富守護者的角色也有不好的一面!笨迫f特在30歲的時候就獲得了他的第一個董事會席位,可他當時卻想在某個地方做幾年“簡單”的產品經理工作,或者學習建筑。

不過與其他的家族企業(yè)不同,匡特家族一直以來沒有一人出任公司董事長之職,同時公司業(yè)務也交由職業(yè)經理人進行打理,蘇珊娜·克萊騰和斯特芬·匡特目前也只是寶馬公司監(jiān)事會成員,但這并不影響匡特家族對寶馬公司“絕對發(fā)言人”的地位。

據媒體報道,當年寶馬公司決策失誤,購買了英國羅孚汽車公司而造成嚴重虧損時,是克萊騰在董事會上堅持將羅孚公司賣掉,并且極力主張將負責這一事務的高級經理炒了魷魚。同樣,在阿爾塔納制藥公司的子公司米魯帕(Milupa)公司只虧不賺時,也是在她的推動下,阿爾塔納制藥公司毅然將該公司賣掉。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無論是后來的繼承者們身上有哪些光輝,但家族始終都是他們不能回避的標簽,也是他們從出生就不得不直面的宿命,他們不但是守業(yè)者,從另一面來看也是砥礪前行的開疆者。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族企業(yè)已經由第一、二代財權向年輕的第三、第四代財閥移交,其間采取何種繼承交班模式,也將長遠的影響企業(yè)的未來。但無論以何種方式,繼承者們都需要在家族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再站在金字塔的頂端,但能否續(xù)寫光輝,對此充滿了好奇。

-END-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