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邁入認知智能時代,以智能化來決勝未來汽車戰(zhàn)場
作者 陳婧涵
“未來五年是汽車產業(yè)格局重塑的關鍵五年,是中國汽車領跑新賽道的唯一一次機會!6月28日,魏建軍在長城汽車2025戰(zhàn)略發(fā)布會暨第8屆科技節(jié)開幕式上表示。他明確了長城向科技出行公司轉型的思路——全球大布局、研發(fā)大投入、企業(yè)大變革和用戶大運營。
在此戰(zhàn)略下,長城制定了新的目標:2025年,全球年銷量達到400萬輛,其中80%將是新能源汽車,營業(yè)收入超6000億元,并計劃于2045年全面實現(xiàn)碳中和。
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長城全年累計銷量超111萬輛,同比增長4.8%。要達到400萬輛年銷量,意味著五年內平均每年需要增長約57萬輛銷量,今年增幅超50%。如果以去年數(shù)據(jù)為參考,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那么長城的底氣源自何處?
“新勢力不會一直是新勢力,傳統(tǒng)車企也可以不傳統(tǒng)!遍L城汽車輪值總裁孟祥軍似乎在回答這個問題。
而這場咖啡智能2.0發(fā)布會的重頭戲,則集中在了智慧線控底盤、GEEP系列電子電氣架構、1+2+N出行空間設計架構、第三代自動駕駛計算平臺ICU3.0以及大禹電池。
邁入認知智能時代
如今,以智能網聯(lián)為主要特征的下半場哨聲已經吹響,業(yè)內普遍認為,以認知智能化為前提,汽車將成為最具前景的智能終端,智能化也將是決勝未來汽車戰(zhàn)場的關鍵。
正如長城汽車副總裁穆峰所言,咖啡智能從1.0升級到2.0,讓汽車成為會思考能判斷、可持續(xù)生長的未來出行伙伴,重構人與車的關系,標志著長城汽車由感知智能正式步入認知智能時代。
據(jù)長城方表示,本次升級的咖啡智能2.0是以“智慧、智聯(lián)、智駕”為開發(fā)導向,包括1個智能中樞+1個強大基石+3大智能升級。其中,一個智能中樞——全新電子電氣架構,具備服務化、標準化、柔性化和伙伴化四大技術優(yōu)勢;一個強大基石——智慧線控底盤,是底盤架構的一次全面革新,是實現(xiàn)高階自動駕駛的載體;三大智能升級—圍繞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服務,重構人車關系,構建強大的長城汽車智慧網。
具體來看,本次發(fā)布的長城汽車全新電子電氣架構,開發(fā)了中央控制單元,融合了動力、底盤、車身、輔助自動駕駛以及整車控制等功能,連同智能座艙,高階自動駕駛,形成三個大腦。
智慧線控底盤則具備高性能、高安全、有思想、有個性、可成長的五大特點,基于線控底盤人車解耦的核心特點,以及系統(tǒng)性能升級和系統(tǒng)高度集成兩大核心技術優(yōu)勢,圍繞客戶用車出行場景,全面改善駕乘體驗。
基于長城汽車全新電子電氣架構,長城汽車線控底盤整合了線控轉向、線控制動、線控換擋、線控油門、線控懸掛5個核心底盤系統(tǒng),涵蓋車輛前后左右上下六個自由度的運動控制,囊括所有底盤駕駛動作,達成了1個大腦協(xié)調5大系統(tǒng)實現(xiàn)6個自由度控制。
據(jù)稱,從電子機械線控制動、轉向器、電機、模擬器、控制器等核心硬件到包括整個軟件系統(tǒng),全部由長城自主完成設計,擁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目前,圍繞長城線控底盤核心技術,長城已申請專利100余項。
在軟件定義汽車時代,智能化并非簡單的電子產品軟件與汽車的融合,更是完整的汽車軟硬件重塑,在預埋硬件算力,軟硬分離解耦的基礎上,進一步將驅動、轉向、制動等分布式電控軟件向基于HPC、OS、中間件的平臺轉移,而能夠支持云管端邊場一體的EE架構則是“汽車可生長”的前提。
長城汽車新一代EE架構采用SOA理念,通過開放標準通訊接口和軟件模組,實現(xiàn)軟件架構可升級擴展復用,支持功能可生長和車云一體化。長城汽車基于“中央計算+區(qū)域控制”的GEEP4.0架構的開發(fā)將于2022年落地。同時,基于中央大腦的GEEP5.0架構也已經立項開發(fā),預計在2024搭載車型量產。
智能化的“核心” 智能座艙
“1+2+N”出行空間設計架構。其中,“1”代表“1個人機交互體系”,向體驗創(chuàng)新轉型,讓汽車有溫度、讓科技可感知、讓出行更省心;“2”代表立足“可擴展算力中樞+自研智能軟件”的兩個支持產品迭代升級的可成長基石,將致力于全鏈路軟件自主研發(fā),面向下一代高算力的座艙平臺,建立平臺化接口,打造智慧生長的智能座艙生態(tài)系統(tǒng),提升主動感知、智能交互和場景服務的能力。
長城汽車CDO陳現(xiàn)嶺表示:“智能座艙在硬件層面率先采用高通8155芯片打造專屬智能座艙平臺,實現(xiàn)在全球范圍內領先量產。新一代系統(tǒng)相比上一代CPU運算能力提升2.5倍以上,GPU圖像處理能力提升3.5倍以上!
其中人機交互體系包含了用戶注意力管理系統(tǒng)、用戶情緒感知系統(tǒng)以及全場景交互等多方面的結合。換句話說,汽車工業(yè)在未來的5年內會變得更有溫度,不再是一個冷冰冰的機器了,因為它會自主思考,自主判斷,自主執(zhí)行,有了這三點,智能化時代才算真的來了。
除此之外,長城咖啡智能平臺還推出第三代ICU3.0自動駕駛平臺,該平臺是目前全球量產的能效比最高的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其單板算力達到360T,通過板間級聯(lián)方式可持續(xù)升級至1440T,ICU3.0能夠有效支撐AI視覺大模型的車載運算以及車端感知數(shù)據(jù)的篩選、清洗、脫敏和回流。
在陳現(xiàn)嶺看來,未來的智能座艙將打破“數(shù)據(jù)孤島”,從域內融合向跨域全場景融合發(fā)展。人車關系從“用戶主動式交互”向基于場景智能感知的“機器主動式交互”演進!绑w驗設計”、“體驗創(chuàng)新”、“跨域融合”、“全場景智能”等成為未來智能座艙的參考設計標準。
侃車說
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長城能取得今天的成績,與掌舵人魏建軍敏銳的認知以及敏捷的行動密不可分。長城汽車的咖啡智能 2.0 升級可謂干貨滿滿,它向我們全景展示了智能汽車應該有的樣子。也期待未來咖啡智能 2.0的表現(xiàn)。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2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3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聯(lián)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4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5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6 菜鳥順豐京東們正在復制“特斯拉時刻”, 無人車來了?
- 7 重要信號!奇瑞汽車IPO背后大佬現(xiàn)身海信集團
- 8 打響智駕平權第一槍的外資品牌 - 大眾汽車集團
- 9 地平線機器人歷史機遇期:智駕升級,價值重構
- 10 從追趕者到規(guī)則制定者,中國汽車工業(yè)的"哥倫布時刻"正在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