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操作!小米竟宣布不做AI大模型了?
官宣了,又仿佛沒官宣。
小米這兩天就上演了這么一出戲碼。
現在這個當口,你不削尖了腦袋往AI領域里擠,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互聯網科技公司。
今年3月份,小米對外放出口風正在對生成式AI大模型進行探索。而在5月24日的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小米總裁盧偉冰表示,小米不會像OpenAI一樣研發(fā)通用大模型。
這幾乎前后矛盾的表態(tài),一度讓人摸不著頭腦。
搖完人,又說不干了?
4月14日,雷軍發(fā)了一條微博談了談大模型和AIGC。這是自從ChatGPT引起AI熱潮之后,雷軍第一次公開討論這個話題。
雷軍說,小米在 AI 領域已經耕耘多年,有 AI 實驗室、小愛同學、自動駕駛等團隊。對于大模型,小米當然會全力以赴,堅決擁抱。小米正在研發(fā)一些有趣的技術和產品,等打磨好了,再給大家展示。
這番話幾乎是向外界宣布,小米已經在準備研發(fā)AI大模型了。后面的一系列動作也在印證這一點。
就在雷軍發(fā)文后的不久,小米發(fā)布內部郵件,宣布任命欒劍擔任技術委員會 AI 實驗室大模型團隊負責人,向技術委員會 AI 實驗室主任王斌匯報。
隨后在3月份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說了和雷軍基本一樣的話。他表示小米目前擁有超過 1200 人團隊,會繼續(xù)推動大模型的落地。多模態(tài)、智慧座艙小米都有布局,而且是中長期規(guī)劃。
這之后,已經有人開始猜測小米打算把小愛同學打造成AI大模型了。
然而在昨天的小米財報電話會上,盧偉冰直接說小米不會做OpenAI類的大模型,但還是會積極擁抱AI。
這番話落地,小米自己的臉疼不疼不知道,反正股東的臉肯定不好看。
前腳剛任命負責人,后腳就宣布不做了。小米究竟打的什么算盤,真的要放棄大模型競爭,放棄小愛同學?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對小米這一360°態(tài)度大轉變,業(yè)內人士表示沒覺得奇怪,反倒認為小米頭腦清醒。
“目前官宣做大模型的企業(yè)都是在研發(fā)上舍得巨額投入的企業(yè),比如百度的研發(fā)占比一直排在科技公司前列,而小米的研發(fā)占比一直都是4%左右,即使最近有較大提升,研發(fā)占比依然偏低!睂I(yè)人士如是說。
研發(fā)投入低也好,技術不自信也罷。最主要的是,小米沒那么多閑錢搞這些。
根據小米公布的財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小米營收595億元,同比減少18.9%;經調整凈利潤32億元,同比增加13.1%。
但是其中小米最仰賴的智能手機業(yè)務,表現并不怎么好。智能手機收入同比減少23.6%至350億元;IoT(物聯網)與生活消費產品收入同比減少13.6%至168億元;互聯網服務收入同比減少1.2%至70億元;其他收入同比減少36.9%至6億元。
撐起小米半邊天的海外收入,也在一季度遭遇下滑。上一季度,小米海外收入270億元,同比下降28%,營收占比回落至45.4%。
幾乎全線下滑的情況下,凈利潤增長都是因為“降本增效”。但這點錢,可不夠搞大模型燒的。更遑論,小米還有汽車這個“吞金獸”嗷嗷待哺。
在AI領域如日中天的OpenAI,去年虧損額直接翻倍高達5.4億美元。這其中用來維持算力運轉,數據標注的費用更是高得嚇人,這幾年已經燒掉了數十億美元融資。
OpenAI CEO Sam Altman預測,OpenAI可能需要在未來幾年嘗試籌集多達1000億美元的資金,用來開發(fā)足夠先進的通用大模型,同時維持公司的正常運轉。
這對自力更生的小米來說,根本是天方夜譚。打退堂鼓,也在所難免了。
放棄了,但沒完全放棄
盧偉冰雖然宣布小米不會自研AI大模型,但他同時說積極擁抱AI,會深度和業(yè)務結合協同,利用AI技術提升內部效率。
其中他提到小米也可能通過投資外部項目,布局大模型賽道,或者引進第三方大模型產品,融入小米產品體系。
作為小米系的金山,則最有可能成為盧偉冰口中的合作對象。最近,北京金山辦公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申請注冊多個“chat 會議”“chat 演示”“chat 表單”“chat Office”“chat everything”等商標。并且近日金山推出WPS AI,也提振了小米的信心。
可以確信的一點是,AI大模型只是小米在布局AIoT上的一個支點,并沒有上升到整個集團全部的戰(zhàn)略方向上。與其費時費力費錢當炮灰,不如及時止損。做不了排頭兵,就甘心當跟隨者,這也符合小米一貫的商業(yè)行為。
更重要的是,相比仍有諸多不確定性的大模型項目,小米造車的階段性成果已經近在眼前,無暇顧及其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